中华网 china.com

内蒙古
内蒙内容 国际表达

乌海:苦干实干开新局 交出亮眼成绩单

乌海:苦干实干开新局 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3-01-05 14:38:25 来源:内蒙古日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既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又是必须担起的重大国家战略、必须做好的重大民生工作,只有干成、干好、干出成效。

过去一年,乌海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全力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为城市转型发展赋能的同时也不断增强着百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年来,乌海市深入推进生态治理三年行动,聚焦“七治”全面发力,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进。强化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在全区率先完成滩区居民迁建,水土保持工作连续3年位列全区优秀等次,黄河乌海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

乌海市狠抓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矿区集中连片治理11平方公里,矿权整合工作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实施臭氧和PM10专项整治,开展油品储运销等10项挥发性有机物攻坚行动,51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有序推进,清理“散乱污”企业34家,建成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

过去一年,乌海市积极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强力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提前完成沉淀资金、待批项目、闲置土地起底任务,“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整改整治工作进展顺利。严格能耗“双控”要求,单位GDP能耗预计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投用充(换)电站16座,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1650辆。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05天,优良率83.6%,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坚守为民初心增进民生福祉

“坚守为民初心,在改善民生中促进普惠共享。”这是过去一年,乌海市给出的民生答卷。

一年来,乌海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支出占全部财力的70%以上。

一年间,乌海市以5个社区为试点完善服务业态,“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提速推进滨河二期开发,投入资金14.6亿元,乌海市一中新校区、二中滨河校区、公共文化中心开工,一批改善性住房项目加快实施。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市政管网等83项补短板工程开工建设,老百姓期盼的59个老旧小区、2110套棚户区住房完成改造,人民路等10条“老旧路”提质升级,团结路等4条“断头路”全部打通。化解“问题楼盘”14个,解决延期交房4518套,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三难”项目总体解决率达99.8%。新建“口袋公园”24座,新增绿地面积33.9万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一刻钟城市绿地圈”初具形态。

一年来,乌海市积极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S217海勃湾绕城段主线建成通车,包银高铁乌海段等项目加快建设,乌海机场14条航线直通一线城市,公路、铁路密度分别为全区平均值的3.5倍、6.4倍,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3.5%。

一年来,乌海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0公里,农区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7.9%。“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任务圆满完成。乌海市公办普通高中一本上线人数实现“五连增”。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中医馆全覆盖,跨省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市域治理

2022年,乌海市改革创新充满含金量,发展新动能充分激发。

一年来,乌海市经济、生态等领域114项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14项国家、自治区改革试点交出亮眼答卷。主动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广应用“蒙速办·四办”服务,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减86%,“一网通办”事项占比达92.6%,周末不打烊、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等措施获得市民点赞。

关键词: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