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有为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二〇二二年内蒙古经济发展述评
(下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建设中的龙马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施工现场又开始忙碌起来:挖掘机在轰鸣声中铲起铲落,运输车辆穿梭往来,施工人员马不停蹄地铆焊车间钢结构……一座亩均产值约1800万元,集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维修于一体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基地呼之欲出。
12月9日,“链”上鄂尔多斯—2023鄂尔多斯市商贸文旅专场线上招商推介会举行。推介会还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陕西、四川、山东等地设了分会场,200多家商贸流通、文旅重点企业及行业协会受邀参加。鄂尔多斯盛情邀约各界人士前来这座“温暖之城”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携手向未来。
“现杀的白条鸡,特惠价八块八一斤!”“给我来一只!”同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家家悦超市金桥店刚一复商复市就迎来“满堂客”,果蔬、粮油摊位前顾客络绎不绝。呼和浩特消费市场持续回温,烟火气升腾起来。
寒冬中的内蒙古,干事创业的热力值拉满。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助推下,内蒙古各地变“猫冬”为“忙冬”,全力按下经济复苏“快进键”。而回首一年来,内蒙古牢记“国之大者”,从更好服务和保障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不断推进落实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区经济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不断承压中砥砺前行,在历经考验中发展壮大,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道路上爬坡过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牢、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抓项目稳投资
筑牢经济“压舱石”
今年以来,我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大考面前,内蒙古如何应变局、开新局?
面对大考,内蒙古审时度势。去年底,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开门见山——把稳增长特别是稳定工业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面对大考,内蒙古沉着应战。今年2月7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内蒙古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内蒙古立志要以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保障和促进全区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有进、提质增效。
面对大考,内蒙古实干作为。4月8日,自治区2022年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鄂尔多斯市隆重举行,全区12个盟市同频共振,一起按下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快进键”,向外界传递出“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和“一起向未来”的强烈信号。
投资稳则经济稳,项目进则全局进。内蒙古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稳投资、强实体,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强力支撑。
强化规划引领。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路线图,内蒙古形成“前期谋划—中期跟踪—后期落地”的规划项目储备实施机制,挂单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自治区“十四五”规划459项重大行动计划。
强化政策支撑。内蒙古先后出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推动每项政策都有具体项目作支撑。
强化招商引资。内蒙古建立了自治区级领导任“链长”和“两图两库两表”工作机制,围绕自治区8个产业集群和首批12条重点产业链以及各地区优势特色产业领域,着力引进“延链、补链、强链、建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