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内蒙古
内蒙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内蒙古地方站首页 > 旅游 >

来青城,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 ——首府全力推进"宜游"城市建设

来青城,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 ——首府全力推进"宜游"城市建设
2022-12-23 21:57:53 来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看草原、看长城、看黄河、看赛马、看非遗......每位游客心中都有一个旅游梦。独具特色的风光,舒适宜人的气候,地道的传统美食......如果你在寻找"诗与远方",呼和浩特,就是一座你来了还想来,来了不想走的城市。

2022年,呼和浩特市旅游业发展紧紧围绕打造"区域休闲度假中心"和建设"宜游"城市这一目标,重点推进马头琴文化产业园项目(二期)、呼和浩特市长城文化博物馆、莫尼山非遗小镇(二期)、淖尔梁草原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圣水梁自然景观区全业态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今年,呼和浩特市在沿大青山区域重点打造10个"敕勒川小镇""敕勒川部落"。全力推进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重点建设清水河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老牛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同时推动神泉生态旅游区(二期)、黄河麦野谷生态休闲旅游区(三期)、瑞沃葡萄酒庄园项目建设,以高标准建设北部敕勒川草原景观文化旅游带和南部黄河景观文化旅游带。同时,呼和浩特市深化呼包鄂乌协同发展,打造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营造良好的文旅经济发展生态。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打造重要旅游集散中心,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开发多种旅游业态,让首府旅游一年四季火起来。"马鬃山滑雪场开业了,终于又能出去滑雪了!"疫情的阴霾刚刚退去,很多市民和游客在欢呼雀跃之后开始计划着出去旅游。呼和浩特的冬季游也即将迎来春天。冬季,呼和浩特市以马鬃山滑雪场二期、祥生文旅城、武川冰雪小镇等冬季旅游项目为依托,丰富冬季旅游产品供给。夏季,来塞上老街喝啤酒、吃烧烤、品各类小吃、听音乐,已成为近年来很多呼和浩特市民和外地来呼游客感受青城魅力的最佳选择。

呼和浩特市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玉泉区塞上老街为示范,大力支持"夜间经济"发展。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台吉塔拉田园综合体温泉康养度假项目、阳光半岛温泉康养小镇、李占窑村精品民宿、圣水高科旅居、黄河康养农旅小镇等生态文旅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康养旅游。以推动大黑河军事主题公园(二期)建设为焦点,对全市红色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和遗址,讲好青城红色故事。呼和浩特市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工业旅游。

实施休闲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恼包村、郝家窑村等国家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在全国、全区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与特色民宿品牌,深化"文旅+农业"融合发展。推进奥威马文化生态旅游区、飞行小镇提质升级,打造"文旅+体育"新兴业态。依托乌兰夫纪念馆、乌兰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老牛坡红色文化旅游区、多松年烈士纪念馆、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等红色旅游资源,建设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进"文旅+教育"融合发展。整合花季资源,推出"文旅+生态"花季旅游项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慢游慢行"休闲度假新选择,满足多元化旅游休闲需求。

一条条主题旅游线路,为广大游客提供便利。呼和浩特市依托北部敕勒川草原和南部黄河景观文化旅游带,设计草原都市、黄河景观、红色文化精品游三类主题游线路。与乌兰察布、包头、鄂尔多斯等周边区域协同打造边塞古韵游、研学工业游、红色主题游、长城主题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打造京津冀休闲度假"后花园"。围绕圣水梁自然景观区、敕勒川草原、大青山野生动物园、莫尼山非遗小镇、伊利乳都科技示范园、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哈素海)等重点景区进行线路设计,开通市内短途旅游公交线路,方便游客出行。

如今,坐着公交车去旅游已成为游客绿色出行的新体验。

(责任编辑:杨瑞鲲鹏)
关键词:青城